超長文慎入

「大熊貓真的是台灣中藥材嗎?」
當然不是啊(白眼)
幹,你有看過街頭巷尾的中藥行或是醫院的科學中藥有熊貓嗎?
布偶玩偶夾娃娃店還比較多吧!?
....雖然想這樣簡單的回
但我知道《本草綱目》
裡面確實疑似有類似的條文
因此會被這樣揶揄,某方面來說確實不怪大家
所以,讓我來說明一些東西給想聽的人聽吧
東西有點多又雜亂,所以 分幾個點:
(1) 不是說《本草綱目》有說大熊貓的藥用價值嗎?
(2) 所以,大熊貓到底有沒有藥用價值
(3) 那到底,台灣中醫師會不會用大熊貓來治病?
(4) 2008年的「循中藥進口模式」,是否等於「當作中藥來進口」?
(5) 歷代關於大熊貓被認為有關的古代詞彙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) 不是說《本草綱目》有說大熊貓的藥用價值嗎?
事情是這樣的,「大熊貓有中藥價值」這種謠言(?)說法在現代最直接的來源呢
恐怕多數來自於新華網2016年08月12日的文章
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politics/2016-08/12/c_129224218.htm
而這篇文章,是引申自《本草綱目》的獸之二「貘」篇
https://zh.wikisource.org/…/%E…/%E7%8D%B8%E4%B9%8B%E4%BA%8C…
坊間學界,有一方說法覺得《本草綱目》「貘」篇就100%在說現在的大熊貓
但我不這麼認為。
首先,李時珍當時的寫作態度,是採取博物誌類型寫法內容,
相關的文字呢混雜了可能超過兩種的東西存在
很多句子搞不好根本不是在指黑白交錯的那種熊貓
比方說:「象鼻犀目,牛尾虎足。」什麼的
看起來很有可疑對吧?
如果這句的具體敘述你跟我說跟大熊貓很像
....我會很擔心你的眼睛或腦袋喔?
在這邊我認同的現象是:
很可能李時珍自己,並沒有親眼見過現今的大熊貓這種生物
所以這一段他留下來的,是「他記錄到的各方」的說法。
而上述這種推論呢,《China Nature》 2009年有一篇《對大熊貓古名問題的思考》,其中何、孫兩位作者也提到了類似的看法
啊,這時候有人一定會想批評《本草綱目》考據不嚴謹什麼的對吧?
客觀來說,從2019年的角度,是有瑕疵沒錯
但是我自己是不想怪他,畢竟他也老實的用了「或」「類」等詞彙,
我覺得就是等同於「姑且記載」的意涵
簡單來說我覺得他自己也不太確定,所以都記載下來
因此我這邊做個總結
《本草綱目》中的"貘"這個條目下的內容
未必就是同一種現實生物(有學者認為超過兩種)
甚至,可能也混雜了《山海經》和《神異經》等半幻想類型的上古神獸什麼的概念喔
所以,回過頭來硬要在2019年的現在,拿《本草綱目》來說大熊貓有療效
明顯的過頭了吧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2) 所以,大熊貓到底有沒有藥用價值?
嗯...大熊貓到底有沒有藥用價值...
沒有,我覺得沒有。
...幹老娘就是從來都沒用過,也永遠不會用這種東西當藥材啊!!!!
為什麼要用那種東西啊,莫名其妙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3) 大熊貓相關的東西,台灣中醫師會不會用?
現實層面會。
而用法,則是買票進動物園看。
這答案滿意嗎,各位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4) 2008年的「循中藥進口模式」,是否等於「當作中藥來進口」?
「循XXX模式」,和「就是XXX」
這中間確實有一個落差。我重視這個落差
況且這擺明了就是當作漏洞或後門的藉口吧?
我猜是跟CITEs什麼的有關啦
但這點不是我的專業,相關資料我手上也沒有也查不到
因此在這邊我記錄下這個思考點,剩下我不妄談。
我也不會跟風就說:阿~熊貓被當中藥材進口啦balabala什麼的
好像還是有點微妙的差距呢?
只是某方面來說,我還挺佩服當年公部門的創意呢w
隨手查到的以下資料,就留在這邊當史料吧
陸委會:關於大貓熊來臺之相關說明
https://www.mac.gov.tw/News_Content.aspx…
不過話說回來我倒想問,如果當年確實是以中藥名義進口(而不是只是循OOO模式)
那請問,台北動物園,有中藥商執照嗎???(笑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後,回到《本草綱目》
「寢之可驅瘟癧,辟濕氣邪氣」
也會有幾種可能的解讀
a)考慮到當年當時的瘴癘地理環境,睡在毛皮上發汗,增加感染病患者存活率
b)透氣通透的,不過這還得思考一下宋元明朝,老百姓和小康階級的人,平常坐臥睡的環境,這我就不會了?
c)考慮到熊貓皮曾被當作進貢品,所以也有可能人為渲染出來的商業說帖呢?畢竟貢品總得說的強一點吧?
啊,宣稱療效甚麼的總是各朝代都有人做呢
偏方魅子是一個橫跨各朝代的集團組織和代表
畢竟,水都可以靠杯子產生氫氣了這個年代,呵
------------------
(5) 歷代關於大熊貓被認為"可能有關"的古代詞彙
動物學中文方面我外行
不過看了一下,還是以「貔貅」、「貘」、「食鐵獸」這三個文字演變的脈絡為大宗
但是,即便如此仍都有各自的疑義。
夏商周的《山海經》《詩經》《史記》的:貔貅、貘、食鐵獸
春秋戰國時代的:猛豹、貊
漢唐宋又各自有新的名稱產生...等
有學者整理了一篇表格我丟在下面的回文,大家自己找
並且再次強調,到這邊已經不是我的專業了
我這邊寫下的內容很可能有錯
白居易有一篇《貘屏贊》
他敘述得很直接,不過來看起來像針對馬來貘相關的物種呢
跟大熊貓差距有點大。
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8%B2%98%E5%B1%8F%E8%B5%9E
還有白豹啊...食鐵獸啊什麼的
總之這些都很有趣呢
各種敘述,被各朝代,不同種,不同人,不同生物,
口耳相傳,你寫我畫,外加二創
就這麼給扭曲傳承下來啦
-----------------
因為可能是自己專業領域的東西
看到有人說什麼熊貓有藥用價值,就絮絮叨叨了些
各位還願意看到這邊的
我真心佩服。
都已經是保育類動物,如果沒有無可取代的藥用價值的話
根本沒必要硬安上「藥用價值」這個束縛play不是嗎?
不然依照強國人的ㄌㄤˊ性,應該會爬去動物園把他們吃完吧?
我可不想要看到這種新聞或想像這種畫面
喔最後
利益宣告一下
雖然這次是第二次談到《本草綱目》
但我沒收過李時珍的贊助
也沒打算要集資印本草綱目嚷著為了業界三小的
要養眼護眼?
這裡只會出本子
以上。